溫馨提示×

溫馨提示×

您好,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!

密碼登錄×
登錄注冊×
其他方式登錄
點擊 登錄注冊 即表示同意《億速云用戶服務條款》

JavaScript中Debugger的原理分析
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7-01 15:37:53 來源:億速云 閱讀:205 作者:小新 欄目:web開發(fā)

這篇文章給大家分享的是有關JavaScript中Debugger的原理分析的內容。小編覺得挺實用的,因此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,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。

代碼運行的原理是什么

代碼的運行方式可以分為直接執(zhí)行和解釋執(zhí)行兩類。

不知道平時你有沒有注意,可執(zhí)行文件直接 ./xxx 就可以執(zhí)行,而執(zhí)行 js 文件需要 node ./xxx,執(zhí)行 python 文件需要 python  ./xxx,這就是編譯執(zhí)行(直接執(zhí)行)和解釋執(zhí)行的區(qū)別。

直接執(zhí)行

cpu  提供了一套指令集,基于這套指令集就可以控制整個計算機的運轉,機器語言的代碼就是由這些指令和對應的操作數構成的,這些機器碼可以直接跑在計算機上,也就是可直接執(zhí)行。由它們構成的文件叫做可執(zhí)行文件。

不同操作系統(tǒng)可執(zhí)行文件的格式不同,在 windows 上是 pe(Portable Executable) 格式,在 linux、unix 系統(tǒng)上是  elf(Executable Linkable Format) 格式,在 mac 上是 mash-o 格式。它們規(guī)定了不同的內容(.text 是代碼、.data  .bass 等是數據)放在文件中的什么位置。但其中真正可執(zhí)行的部分還是由 cpu 提供的機器指令構成的。

JavaScript中Debugger的原理分析

編譯型語言會經過編譯、匯編、鏈接的階段,編譯是把源代碼轉成匯編語言構成的中間代碼,匯編是把中間代碼變成目標代碼,鏈接會把目標代碼組合成可執(zhí)行文件。這個可執(zhí)行文件是可以在操作系統(tǒng)上直接執(zhí)行的。就因為它是由  cpu 的機器指令構成的,可以直接控制 cpu。所以可以直接 ./xxx 就可以執(zhí)行。

JavaScript中Debugger的原理分析

解釋執(zhí)行

編譯型語言都是生成可執(zhí)行文件直接在操作系統(tǒng)上來執(zhí)行的,不需要安裝解釋器,而 js、python 等解釋型語言的代碼需要用解釋器來跑。

為什么有了解釋器就不需要生成機器碼了,cpu 仍然不認識這些代碼啊?

那是因為解釋器是需要編譯成機器碼的,cpu  知道怎么執(zhí)行解釋器,而解釋器知道怎么執(zhí)行更上層的腳本代碼,就這樣,由機器碼解釋執(zhí)行解釋器,再由解釋器解釋執(zhí)行上層代碼,這就是腳本語言的原理。 包括  js、python 等都是這樣。

但是解釋器畢竟多了一層,所以有的時候會把它編譯成機器碼來直接執(zhí)行,這就是 JIT 編譯器。比如 js 引擎一般就是由 parser、解釋器、JIT  編譯器、GC 構成,大部分代碼是由解釋器解釋執(zhí)行的,而熱點代碼會經過 JIT 編譯器編譯成由機器碼,直接在操作系統(tǒng)上執(zhí)行以提高性能。

JavaScript中Debugger的原理分析

編譯成機器碼直接執(zhí)行,或者是從源碼解釋執(zhí)行,代碼就這兩種執(zhí)行方式。兩者各有各的好處,編譯型速度快,解釋型跨平臺。這就是代碼運行的原理。

王垠說過,計算機的本質就是解釋器。就是說 cpu 用電路解釋機器碼,解釋器用機器碼解釋更上層的腳本代碼,所以計算機的本質是解釋器。

為什么需要 debugger

我們知道,圖靈完備的語言可以解釋任何可計算問題,所以不管是編譯型還是解釋型都能夠描述所有可計算的業(yè)務邏輯。

我們利用不同的語言描述業(yè)務邏輯,然后運行它看效果,當代碼的邏輯比較復雜的時候,難免會出錯,我們希望能夠一步步運行或是運行到某個點停下來,然后看一下當時的環(huán)境中的變量,執(zhí)行某個腳本。完成這個功能的就是  debugger。

也許還有很多初級程序員只會用 console.log 打日志,但是日志不能完全展現當時的環(huán)境,最好的方式還是 debugger。

狼叔說過,是否會用 debugger 是 nodejs 水平的一個明顯的區(qū)分。

debugger 的原理

我們知道了 debugger 是調試程序必不可少的,那么它是怎么實現的呢?

可執(zhí)行文件的 debugger

其實 cpu、操作系統(tǒng)在設計的時候就支持了 debugger 的能力(可見 debugger 的重要性),cpu 里面有 4  個寄存器可以做硬中斷,操作系統(tǒng)提供了系統(tǒng)調用來做軟中斷。這是編譯型語言的 debugger 實現的基礎。

中斷

cpu 只會不斷的執(zhí)行下一條指令,但程序運行過程中難免要處理一些外部的消息,比如 io、網絡、異常等等,所以設計了中斷的機制,cpu  每執(zhí)行完一條指令,就會去看下中斷標記,是否需要中斷了。就像 event loop 每次 loop 完都要檢查下是否需要渲染一樣。

INT 指令

cpu 支持 INT 指令來觸發(fā)中斷,中斷有編號,不同的編號有不同的處理程序,記錄編號和中斷處理程序的表叫做中斷向量表。其中 INT 3 (3  號中斷)可以觸發(fā) debugger,這是一種約定。

那么可執(zhí)行文件是怎么利用這個 3 號中斷來 debugger 的呢?其實就是運行時替換執(zhí)行的內容,debugger  程序會在需要設置斷點的位置把指令內容換成 INT 3,也就是 0xCC,這就斷住了。就可以獲取這時候的環(huán)境數據來做調試。

JavaScript中Debugger的原理分析

通過機器碼替換成 0xcc (INT  3)是把程序斷住了,可是怎么恢復執(zhí)行呢?其實也比較簡單,把當時替換的機器碼記錄下來,需要釋放斷點的時候再換回去就行了。

這就是可執(zhí)行文件的 debugger 的原理了,最終還是靠 cpu 支持的中斷機制來實現的。

中斷寄存器

上面說的 debugger 實現方式是修改內存中的機器碼的方式,但有的時候修改不了代碼,比如 ROM,這種情況就要通過 cpu 提供的 4  個中斷寄存器(DR0 - DR3)來做了。這種叫做硬中斷。

總之,INT 3 的軟中斷,還有中斷寄存器的硬中斷,是可執(zhí)行文件實現 debugger 的兩種方式。

解釋型語言的 debugger

編譯型語言因為直接在操作系統(tǒng)之上執(zhí)行,所以要利用 cpu 和操作系統(tǒng)的中斷機制和系統(tǒng)調用來實現  debugger。但是解釋型語言是自己實現代碼的解釋執(zhí)行的,所以不需要那一套,但是實現思路還是一樣的,就是插入一段代碼來斷住,支持環(huán)境數據的查看和代碼的執(zhí)行,當釋放斷點的時候就繼續(xù)往下執(zhí)行。

比如 javascript 中支持 debugger 語句,當解釋器執(zhí)行到這一條語句的時候就會斷住。

解釋型語言的 debugger 相對簡單一些,不需要了解 cpu 的 INT 3 中斷。

debugger 客戶端

上面我們了解了直接執(zhí)行和解釋執(zhí)行的代碼的 debugger  分別是怎么實現的。我們知道了代碼是怎么斷住的,那么斷住之后呢?怎么把環(huán)境數據暴露出去,怎么執(zhí)行外部代碼?

這就需要 debugger 客戶端了。

比如 v8 引擎會把設置斷點、獲取環(huán)境信息、執(zhí)行腳本的能力通過 socket 暴露出去,socket 傳遞的信息格式就是 v8 debug  protocol 。

比如:

設置斷點:

{     "seq":117,     "type":"request",     "command":"setbreakpoint",     "arguments":{         "type":"function",         "target":"f"     }

去掉斷點:

{     "seq":117,     "type":"request",     "command":"clearbreakpoint",     "arguments": {         "type":"function",         "breakpoint":1      } }

繼續(xù):

{     "seq":117,     "type":"request",     "command":"continue" }

執(zhí)行代碼:

{     "seq":117,     "type":"request",     "command":"evaluate",     "arguments":{         "expression":"1+2"     } }

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 v8 debug protocol 的文檔中去查看全部的協議。

基于這些協議就可以控制 v8 的 debugger 了,所有的能夠實現 debugger 的都是對接了這個協議,比如 chrome  devtools、vscode debugger 還有其他各種 ide 的 debugger。

nodejs 代碼的調試

nodejs 可以通過添加 --inspect 的 option 來做調試(也可以是 --inspect-brk,這個會在首行就斷住)。

它會起一個 debugger 的 websocket 服務端,我們可以用 vscode 來調試 nodejs 代碼,也可以用 chrome  devtools 來調試(見 nodejs debugger 文檔)。

? node --inspect test.js Debugger listening on ws://127.0.0.1:9229/db309268-623a-4abe-b19a-c4407ed8998d For help see https://nodejs.org/en/docs/inspector

原理就是實現了 v8 debug protocol。

我們如果自己做調試工具、做 ide,那就要對接這個協議。

debugger adaptor protocol

上面介紹的 v8 debug protocol 可以實現 js 代碼的調試,那么 python、c# 等肯定也有自己的調試協議,如果要實現  ide,都要對接一遍太過麻煩。所以后來出現了一個中間層協議,DAP(debugger adaptor protocol)。

debugger adaptor protocol, 顧名思義,就是適配的,一端適配各種 debugger  協議,一端提供給客戶端統(tǒng)一的協議。這是適配器模式的一個很好的應用。

JavaScript中Debugger的原理分析

感謝各位的閱讀!關于“JavaScript中Debugger的原理分析”這篇文章就分享到這里了,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,讓大家可以學到更多知識,如果覺得文章不錯,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吧!

向AI問一下細節(jié)

免責聲明:本站發(fā)布的內容(圖片、視頻和文字)以原創(chuàng)、轉載和分享為主,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,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:is@yisu.com進行舉報,并提供相關證據,一經查實,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

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