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!
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dos中如何查看dd進度,相信大部分人都還不怎么了解,因此分享這篇文章給大家參考一下,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大有收獲,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!
由于 dd 命令執(zhí)行完畢之后,會打印 dd 過程中數(shù)據(jù)拷貝的速度,因此有許多人用 dd 來對磁盤的 I/O 進行測試,希望以其結(jié)果作為參考數(shù)據(jù),對比不同服務(wù)商或不同硬件配置下,磁盤的讀寫能力。盡管在命令執(zhí)行完畢之后,會顯示一個平均速度,但在執(zhí)行過程中,是不顯示任何信息的,這就導(dǎo)致在拷貝大體積文件的時候,操作人員陷入無盡的等待。
第一步:新建一個窗口,查找當(dāng)前 dd 命令對應(yīng)的 PID
代碼如下:
pgrep -l '^dd$'.pgrep -l '^dd$'
其結(jié)果:
8269 dd.8269 dd
第二步:向 dd 進程發(fā)送 USR1 指令
代碼如下:
kill -USR1 8269.kill -USR1 8269
此時,你將在正在執(zhí)行 dd 命令的窗口中,看到已經(jīng)拷貝了的數(shù)據(jù)大小,以及每秒的速度。
當(dāng)然,如果你只有一個 dd 進程在執(zhí)行,也可以直接用下面這個命令:
代碼如下:
kill -USR1 `pgrep ^dd`.kill -USR1 `pgrep ^dd`
如果十分迫不及待,可以用這個命令,每隔一秒輸出一次:
代碼如下:
watch -n1 'sudo kill -USR1 `pgrep ^dd`'.watch -n1 'sudo kill -USR1 `pgrep ^dd`'
當(dāng)然,你也可以這樣,在執(zhí)行 dd 命令的時候,就讓他自動不斷輸出:
代碼如下:
dd if=/dev/zero of=/home/test & pid=$!; while [[ -d /proc/$pid ]]; do kill -USR1 $pid && sleep 1 && clear; done.dd if=/dev/zero of=/home/test & pid=$!; while [[ -d /proc/$pid ]]; do kill -USR1 $pid && sleep 1 && clear; done
dd 參數(shù)解釋
1. if=文件名:輸入文件名,缺省為標(biāo)準(zhǔn)輸入。即指定源文件。< if=input file >
2. of=文件名:輸出文件名,缺省為標(biāo)準(zhǔn)輸出。即指定目的文件。< of=output file >
3. ibs=bytes:一次讀入bytes個字節(jié),即指定一個塊大小為bytes個字節(jié)。
obs=bytes:一次輸出bytes個字節(jié),即指定一個塊大小為bytes個字節(jié)。
bs=bytes:同時設(shè)置讀入/輸出的塊大小為bytes個字節(jié)。
4. cbs=bytes:一次轉(zhuǎn)換bytes個字節(jié),即指定轉(zhuǎn)換緩沖區(qū)大小。
5. skip=blocks:從輸入文件開頭跳過blocks個塊后再開始復(fù)制。
6. seek=blocks:從輸出文件開頭跳過blocks個塊后再開始復(fù)制。
注意:通常只用當(dāng)輸出文件是磁盤或磁帶時才有效,即備份到磁盤或磁帶時才有效。
7. count=blocks:僅拷貝blocks個塊,塊大小等于ibs指定的字節(jié)數(shù)。
8. conv=conversion:用指定的參數(shù)轉(zhuǎn)換文件。
ascii:轉(zhuǎn)換ebcdic為ascii
ebcdic:轉(zhuǎn)換ascii為ebcdic
ibm:轉(zhuǎn)換ascii為alternate ebcdic
block:把每一行轉(zhuǎn)換為長度為cbs,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
unblock:使每一行的長度都為cbs,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
lcase:把大寫字符轉(zhuǎn)換為小寫字符
ucase:把小寫字符轉(zhuǎn)換為大寫字符
swab:交換輸入的每對字節(jié)
noerror:出錯時不停止
notrunc:不截短輸出文件
sync:將每個輸入塊填充到ibs個字節(jié),不足部分用空(NUL)字符補齊。
dd 的一些應(yīng)用實例
1.將本地的/dev/hdb整盤備份到/dev/hdd
代碼如下:
dd if=/dev/hdb of=/dev/hdd.dd if=/dev/hdb of=/dev/hdd
2.將/dev/hdb全盤數(shù)據(jù)備份到指定路徑的image文件
代碼如下:
dd if=/dev/hdb of=/root/image.dd if=/dev/hdb of=/root/image
3.將備份文件恢復(fù)到指定盤
代碼如下:
dd if=/root/image of=/dev/hdb.dd if=/root/image of=/dev/hdb
4.備份/dev/hdb全盤數(shù)據(jù),并利用gzip工具進行壓縮,保存到指定路徑
代碼如下:
dd if=/dev/hdb | gzip > /root/image.gz.dd if=/dev/hdb | gzip > /root/image.gz
5.將壓縮的備份文件恢復(fù)到指定盤
代碼如下:
gzip -dc /root/image.gz | dd of=/dev/hdb.gzip -dc /root/image.gz | dd of=/dev/hdb
6.備份磁盤開始的512個字節(jié)大小的MBR信息到指定文件
代碼如下:
dd if=/dev/hda of=/root/image count=1 bs=512
#count=1指僅拷貝一個塊;bs=512指塊大小為512個字節(jié)。
#恢復(fù):
dd if=/root/image of=/dev/hda.
7.備份軟盤
代碼如下:
dd if=/dev/fd0 of=disk.img count=1 bs=1440k #(即塊大小為1.44M).dd if=/dev/fd0 of=disk.img count=1 bs=1440k #(即塊大小為1.44M)
8.拷貝內(nèi)存內(nèi)容到硬盤
代碼如下:
dd if=/dev/mem of=/root/mem.bin bs=1024 #(指定塊大小為1k).dd if=/dev/mem of=/root/mem.bin bs=1024 #(指定塊大小為1k)
9.拷貝光盤內(nèi)容到指定文件夾,并保存為cd.iso文件
代碼如下:
dd if=/dev/cdrom(hdc) of=/root/cd.iso.dd if=/dev/cdrom(hdc) of=/root/cd.iso
10.增加swap分區(qū)文件大小
代碼如下:
#第一步:創(chuàng)建一個大小為256M的文件:
dd if=/dev/zero of=/swapfile bs=1024 count=262144
#第二步:把這個文件變成swap文件:
mkswap /swapfile
#第三步:啟用這個swap文件:
swapon /swapfile
#第四步:編輯/etc/fstab文件,使在每次開機時自動加載swap文件:
/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 0 0.#第一步:創(chuàng)建一個大小為256M的文件:
dd if=/dev/zero of=/swapfile bs=1024 count=262144
#第二步:把這個文件變成swap文件:
mkswap /swapfile
#第三步:啟用這個swap文件:
swapon /swapfile
#第四步:編輯/etc/fstab文件,使在每次開機時自動加載swap文件:
/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 0 0
11.銷毀磁盤數(shù)據(jù)
代碼如下:
dd if=/dev/urandom of=/dev/hda1
#注意:利用隨機的數(shù)據(jù)填充硬盤,在某些必要的場合可以用來銷毀數(shù)據(jù)。.dd if=/dev/urandom of=/dev/hda1
#注意:利用隨機的數(shù)據(jù)填充硬盤,在某些必要的場合可以用來銷毀數(shù)據(jù)。
12.測試硬盤的讀寫速度
代碼如下:
dd if=/dev/zero bs=1024 count=1000000 of=/root/1Gb.file
dd if=/root/1Gb.file bs=64k | dd of=/dev/null
#通過以上兩個命令輸出的命令執(zhí)行時間,可以計算出硬盤的讀、寫速度。.dd if=/dev/zero bs=1024 count=1000000 of=/root/1Gb.file
dd if=/root/1Gb.file bs=64k | dd of=/dev/null
#通過以上兩個命令輸出的命令執(zhí)行時間,可以計算出硬盤的讀、寫速度。
13.確定硬盤的最佳塊大小:
代碼如下:
dd if=/dev/zero bs=1024 count=1000000 of=/root/1Gb.file
dd if=/dev/zero bs=2048 count=500000 of=/root/1Gb.file
dd if=/dev/zero bs=4096 count=250000 of=/root/1Gb.file
dd if=/dev/zero bs=8192 count=125000 of=/root/1Gb.file
#通過比較以上命令輸出中所顯示的命令執(zhí)行時間,即可確定系統(tǒng)最佳的塊大小。.
14.修復(fù)硬盤
代碼如下:
dd if=/dev/sda of=/dev/sda.dd if=/dev/sda of=/dev/sda
當(dāng)硬盤較長時間(比如1,2年)放置不使用后,磁盤上會產(chǎn)生magnetic fluxpoint。當(dāng)磁頭讀到這些區(qū)域時會遇到困難,并可能導(dǎo)致I/O錯誤。當(dāng)這種情況影響到硬盤的第一個扇區(qū)時,可能導(dǎo)致硬盤報廢。上邊的命令有可能使這些數(shù)據(jù)起死回生。且這個過程是安全,高效的。
以上是“dos中如何查看dd進度”這篇文章的所有內(nèi)容,感謝各位的閱讀!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,希望分享的內(nèi)容對大家有所幫助,如果還想學(xué)習(xí)更多知識,歡迎關(guān)注億速云行業(yè)資訊頻道!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發(fā)布的內(nèi)容(圖片、視頻和文字)以原創(chuàng)、轉(zhuǎn)載和分享為主,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(wǎng)站立場,如果涉及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站長郵箱:is@yisu.com進行舉報,并提供相關(guān)證據(jù),一經(jīng)查實,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(quán)內(nèi)容。